曾坚祥跟师医案记录2023
陈小刚 广西名中医传承工作室
跟
师
医
案
记
录
2023年 01月~ 2023年12月
跟师医案记录
患者姓名 |
万** |
性别 |
男 |
年龄 |
59 |
职业 |
其他 |
发病节气 |
大寒 |
婚否 |
已 |
就诊日期 |
2023.1.12 |
||
主 诉 |
右手拇指关节疼痛、弹响半年余 |
||||||
现 病 史 |
半年多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手拇指关节疼痛、弹响,至中医一附院就诊,诊断腱鞘炎,行封闭、中医外敷,治疗后好转,但反复发作。 |
||||||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 右手拇指压痛明显,关节活动受限,活动时弹响明显。 右桡骨茎突部压痛,屈拇握拳试验阳性。中医检查:舌质暗红,舌苔白,脉细 |
|||||||
辩证分析 患者感受风寒湿邪,邪留经络,经络闭阻,不通则痛。病程日久,关节挛缩,屈伸不利。 |
|||||||
中医(壮医)诊断: 痹症 证型: 寒湿阻络 治法: 舒筋通络、散寒除湿 选方: 小针刀治疗 处方: 小针刀治疗1次 |
|||||||
体会(不少于50字) 狭窄性腱鞘炎治疗关键在于松解狭窄的腱鞘,使肌腱功能恢复。配合中药温经散寒通络止痛,可减少针刀治疗后遗疼痛,改善患者就医体验。《黄帝内经。痹论》“痹,.....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”,经针刀松解、中药治疗后风寒湿去除,疾病痊愈。 签名: 曾坚祥 2023 年 1 月 13日 |
指导老师: 继承人: 跟师日期: 年 月 日
跟师医案记录
患者姓名 |
杨** |
性别 |
男 |
年龄 |
50 |
职业 |
其他 |
发病节气 |
大寒 |
婚否 |
已 |
就诊日期 |
2023.02.03 |
||
主 诉 |
左臀部、左下肢胀痛1月 |
||||||
现 病 史 |
自诉1月前出现左臀部、左下肢胀痛,曾在外院行手法、拔罐等治疗,仍有反复,现来就诊。 |
||||||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 左侧竖脊肌、臀中肌紧张,L5-S1棘突间及左侧棘突旁肌肉压痛及叩击痛;直腿抬高试验左侧70°(-)右侧75(-),加强试验左侧(-)右侧(-),“4”字征左侧(-)右侧(-),股神经牵拉试验左侧(-)右侧(-)。中医检查:舌紫,舌苔白,脉涩 |
|||||||
辩证分析 本病属于中医学"腰痛病"范畴,缘于劳累,筋脉痹阻,腰府失养。瘀血阻滞经脉,致气血运行不畅,经脉不通而致腰痛。病位在腰,病性属实。 |
|||||||
中医(壮医)诊断: 腰痛 证型: 瘀血阻滞证 治法: 活血祛瘀、通络止痛 选方: 小针刀治疗+烫熨治疗、中药涂擦治疗 处方: 小针刀治疗1次,手指点穴1次,烫熨治疗、中药涂擦治疗1次 |
|||||||
体会(不少于50字) 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关键在于松解受压的神经根,配合中药活血祛瘀,通络止痛,可减少针刀治疗后遗疼痛,改善患者就医体验。《黄帝内经。痹论》“痹,.....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”,经针刀松解、中药烫熨、中药涂擦后瘀血去除,疾病痊愈。 签名: 曾坚祥 2023 年 2 月 03 日 |
指导老师: 继承人: 跟师日期: 年 月 日
跟师医案记录
患者姓名 |
龚** |
性别 |
女 |
年龄 |
57 |
职业 |
离退休人员 |
发病节气 |
雨水 |
婚否 |
已 |
就诊日期 |
2023.03.05 |
||
主 诉 |
颈肩部胀痛伴向右侧歪斜9个月 |
||||||
现 病 史 |
自诉自诉2022年06月开始出现颈肩部疼痛,伴向右侧倾斜。曾在外院住院治疗,“痉挛性斜颈、混合型颈椎病”,予中药内服、外治等治疗。未见明显好转,现来就诊。 |
||||||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 心肺查体无明显异常。颈部向右侧倾斜,胸锁乳突肌紧张,斜方肌紧张。hoffman(-)。中医检查:舌暗,苔白,脉涩。 |
|||||||
辩证分析 本病属于中医学"项痹"范畴,缘于颈肌劳损,瘀血阻滞经脉,致气血运行不畅,而发此病。瘀血阻滞经脉,故颈痛,痛有定处。舌暗,苔白,脉涩,为气滞血瘀,病位在颈肩部,病性属实。 |
|||||||
中医(壮医)诊断: 项痹 证型: 气滞血瘀 治法: 活血祛瘀、通络止痛 选方: 小针刀治疗+手指点穴治疗 处方: 小针刀治疗1次,手指点穴治疗1次 |
|||||||
体会(不少于50字) 颈椎病属于中医“项痹”范畴,《黄帝内经。痹论》“病久入深,荣卫之行涩,经络时疏,故不通,皮肤不营,故为不仁。”陈小刚教授治疗颈椎病以小针刀、手法(整脊枪)整脊、中药烫熨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,以手法、针刀松解粘连,以中药温经通络、化瘀止痛为法,内服外敷,配合功能锻炼多措并举,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治疗颈椎病的诊疗方案。通过矫正、恢复颈椎生理弯曲度,松解颈项韧带挛缩点等方法,达到疏通经络、活血化瘀、散寒止痛的效果,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。 签名: 曾坚祥 2023 年 3 月 06 日 |
指导老师: 继承人: 跟师日期: 年 月 日
跟师医案记录
患者姓名 |
廖** |
性别 |
女 |
年龄 |
38 |
职业 |
其他 |
发病节气 |
惊蛰 |
婚否 |
已 |
就诊日期 |
2023.04.03 |
||
主 诉 |
骶部疼痛1月余 |
||||||
现 病 史 |
患者自诉,1个月前,因跌倒导致骶部疼痛,去外院查CT示尾椎部骨折。跌倒后,坐卧不能,持续5日,后逐渐恢复,现坐卧正常。左侧手部时有麻木感。 |
||||||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 T36.8℃,P68次/分,R20次/分,bp125/80mmhg。骶尾部有压痛,骨盆挤压试验(+)。中医检查:舌质暗,少苔,脉弦涩 |
|||||||
辩证分析 缘于外伤致骶尾骨离断,骶尾疼痛,瘀血阻滞经脉,致气血运行不畅,而发此病。舌紫暗,少苔,脉弦涩为气滞血瘀之象,故证属气滞血瘀,病位在骨,病性属实。 |
|||||||
中医(壮医)诊断: 骨折 证型: 气滞血瘀 治法: 活血祛瘀,行气导滞 选方: 脊柱小关节推拿治疗+关节松动训练+关节错缝术 处方: 一诊:脊柱小关节推拿治疗 二诊:2023.04.10 关节松动训练+关节错缝术。 |
|||||||
体会(不少于50字) 骶骨骨折治疗主要在于固定,并松解因为骨折导致的周围肌肉、关节的位置不对称等导致的疼痛。予关节松动训练+关节错缝术通络止痛,松解骨盆韧带挛缩点等方法,使疾病痊愈。 签名: 曾坚祥 2023 年 4 月 11 日 |
指导老师: 继承人: 跟师日期: 年 月 日
跟师医案记录
患者姓名 |
冯** |
性别 |
女 |
年龄 |
54 |
职业 |
其他 |
发病节气 |
谷雨 |
婚否 |
已 |
就诊日期 |
2023.05.05 |
||
主 诉 |
反复右手拇指关节疼痛,活动受限6月余。 |
||||||
现 病 史 |
反复右手拇指关节疼痛,活动受限6月余。2023.04.13初诊,经治疗后有缓解,现为继续巩固疗效,5.5复诊,右手拇指掌指关节仍有疼痛 |
||||||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 右手外观无明显异常,右手拇指关节无肿胀,压痛,活动受限。被动活动可但困难,伸直时有弹响,掌指关节掌侧有压痛性结节。中医检查:舌质暗红,舌苔白,脉细 |
|||||||
辩证分析 患者感受风寒湿邪,邪留经络,经络闭阻,不通则痛。病程日久,关节挛缩,屈伸不利。 |
|||||||
中医(壮医)诊断: 痹症 证型: 寒湿阻络 治法: 舒筋通络、散寒除湿 选方: 小针刀治疗+中药外洗 处方: 一诊2023.04.13:元胡止痛滴丸口服+局部麻醉 二诊:2023.05.05 予小针刀治疗。 |
|||||||
体会(不少于50字) 狭窄性腱鞘炎治疗关键在于松解狭窄的腱鞘,使肌腱功能恢复。配合中药温经散寒通络止痛,可减少针刀治疗后遗疼痛,改善患者就医体验。《黄帝内经。痹论》“痹,.....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”,经针刀松解、中药治疗后风寒湿去除,疾病痊愈。 签名: 吴健 2023 年 05 月 06 日 |
指导老师: 继承人: 跟师日期: 年 月 日
跟师医案记录
患者姓名 |
黄** |
性别 |
女 |
年龄 |
73 |
职业 |
其他 |
发病节气 |
小满 |
婚否 |
已 |
就诊日期 |
2023.6.05 |
||
主 诉 |
腰部疼痛1年,左臀部加重2周。 |
||||||
现 病 史 |
患者自述1年前无诱因出现腰部疼痛,平坐疼痛明显,无发热头晕,在当地医院就诊,诊断腰椎骨质增生,给予中药热敷.两周前疼痛明显加重,今到我院就诊。 |
||||||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 腰部压痛,左侧臀部压痛明显,提腿试验(-),4字试验(+)。中医检查:舌质暗,少苔,脉涩。 |
|||||||
辩证分析 本病属于中医学"痹症"范畴,缘于长期劳损,瘀血阻滞经脉,致气血运行不畅,而发此病。瘀血阻滞经脉,故腰、左臀部疼痛,痛有定处。舌质暗,少苔,脉涩,为气滞血瘀,病位在腰臀部,病性属实。 |
|||||||
中医(壮医)诊断: 痹症 证型: 气滞血瘀 治法: 活血祛瘀、通络止痛 选方: 小针刀治疗+中药烫熨、中药涂擦 处方: 一诊:小针刀治疗1次、中药烫熨、中药涂擦各1次 二诊:2023.06.12 小针刀治疗1次、中药烫熨、中药涂擦各1次、中药热奄包治疗1次。 |
|||||||
体会(不少于50字) 梨状肌综合征配合中药活血祛瘀,通络止痛,可减少针刀治疗后遗疼痛,改善患者就医体验。《黄帝内经。痹论》“痹,.....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”,经针刀松解、中药烫熨、中药涂擦后瘀血去除,疾病痊愈。 签名: 吴健 2023 年 06 月 13 日 |
指导老师: 继承人: 跟师日期: 年 月 日
跟师医案记录
患者姓名 |
韦** |
性别 |
男 |
年龄 |
68 |
职业 |
离退休 |
发病节气 |
小暑 |
婚否 |
已 |
就诊日期 |
2023.7.10 |
||
主 诉 |
双肩疼痛痛,活动受限1年。 |
||||||
现 病 史 |
自诉1年前开始出现双肩疼痛,活动受限,现症状加重,到门诊就诊。饮食二便正常,睡眠可。否认发热咳嗽鼻塞流涕。 |
||||||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 双肩关节喙突、肱骨大结节、小结节右压痛,背伸轻度受限。中医检查:舌质暗红,舌苔白,脉细 |
|||||||
辩证分析 患者感受风寒湿邪,阴寒凝滞,邪留经络,气血闭阻,不通则痛。病程日久,关节挛缩,屈伸不利。 |
|||||||
中医(壮医)诊断: 漏肩风 证型: 寒湿痹阻 治法: 温经通络、散寒除湿 选方: 小针刀治疗+中药烫熨、中药热奄包治疗1次 处方: 小针刀治疗1次、中药烫熨、中药涂擦各1次、中药热奄包治疗1次。 |
|||||||
体会(不少于50字) 肩周炎属中医“肩凝症、五十肩、冻结肩”范畴,因正气不足,感受风寒湿邪,闭阻经络而为病。《黄帝内经。痹论》“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也”“五藏有俞,六府有合,循脉之分,各有所发,各随其过,则病瘳也。”经针刀松解、中医多种疗法治疗后风寒湿毒去除,疾病痊愈。 签名: 曾坚祥 2023 年 7 月 11 日 |
指导老师: 继承人: 跟师日期: 年 月 日
跟师医案记录
患者姓名 |
陈** |
性别 |
男 |
年龄 |
45 |
职业 |
其他 |
发病节气 |
立秋 |
婚否 |
已 |
就诊日期 |
2023.8.07 |
||
主 诉 |
四肢关节疼痛5年,加重1月。 |
||||||
现 病 史 |
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关节疼痛,以关节红肿疼痛为主,曾在当地医院检查示“痛风性关节炎”,予非布司他片,痛风定胶囊等治疗,症状好转。但反复发作。2023.08.07复诊,四肢关节疼痛,无发热、无红肿。 |
||||||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 右膝有轻度压痛,活动可。双手各关节肿,活动受限。中医检查:舌深红,苔黄腻,脉弦数。 |
|||||||
辩证分析 本病属于中医学"痛风"范畴,缘于平素饮食不节制,痰湿阻络,肾气不足,不慎外感湿邪毒,经络阻滞,致气血运行不畅,筋脉失养,故发此病。瘀血内阻,不通则痛,故关节肿胀,疼痛,舌暗,苔白,脉弦数。为痰湿阻络证之象,病位在关节,病性属实。 |
|||||||
中医(壮医)诊断: 痛风 证型: 痰湿阻络证 治法: 化痰祛湿、祛瘀止痛 选方: 穴位贴敷治疗 处方: 一诊:穴位贴敷治疗+局部伤口换药。 二诊:2023.08.21穴位贴敷治疗+局部伤口换药。 |
|||||||
体会(不少于50字) 本病属于壮医"隆芡"范畴,缘于患者身体虚弱,风毒,湿毒乘虚而入,阻滞三道两路,使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发此病。气血运行不畅,故关节红肿、灼热、疼痛。目诊:"勒答"上龙脉边界混浊、模糊不清,或呈雾斑状,脉络浅表而怒张。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化痰祛湿、祛瘀止痛,改善患者就医体验。 签名: 曾坚祥 2023 年 8 月 22 日 |
指导老师: 继承人: 跟师日期: 年 月 日
跟师医案记录
患者姓名 |
张** |
性别 |
女 |
年龄 |
70 |
职业 |
离退休 |
发病节气 |
秋分 |
婚否 |
已 |
就诊日期 |
2023.09.25 |
||
主 诉 |
左膝关节疼痛1年,加重2个月。 |
||||||
现 病 史 |
自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膝关节疼痛,屈伸不利。曾在广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。诊断及治疗不详。2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,上下楼困难,现来就诊。 |
||||||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 左膝关节内侧有压痛,研磨试验(-),抽屉试验(-),浮髌试验(-)。左膝屈伸无明显异常。中医检查:舌质暗,少苔,脉涩。 |
|||||||
辩证分析 本病属于中医学“膝痹”范畴,缘于患者长期劳累,气血瘀滞则血运无力,导致瘀血内阻,阻滞经脉,从而发生此病。本病病位在关节,病性属本虚标实。辨证为气滞血瘀证。 |
|||||||
中医(壮医)诊断: 膝痹 证型: 气滞血瘀证 治法: 活血祛瘀,舒筋通络 选方: 小针刀治疗+中药外洗 处方: 小针刀治疗1次 、中药烫熨、中药涂擦各1次、中药热奄包治疗1次。 |
|||||||
体会(不少于50字) 本病属于壮医学“骆芡”范畴,缘于患者年老体虚,寒毒、湿毒乘虚而入,经筋失养,横络盛加,致“筋结”形成。阻滞龙路、火路,使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发此病,气血运行不畅,故发此病。目诊双侧白睛12点、右侧白睛8点可见迂曲脉络伴瘀点,甲床色淡白,月痕暴露减少。 经针刀松解、中医疗法治疗后可疾病痊愈。 签名: 曾坚祥 2023 年 09 月 27 日 |
指导老师: 继承人: 跟师日期: 年 月 日
跟师医案记录
患者姓名 |
李** |
性别 |
女 |
年龄 |
66 |
职业 |
离退休 |
发病节气 |
寒露 |
婚否 |
已 |
就诊日期 |
2023.10.18 |
||
主 诉 |
面部疼痛5年余 |
||||||
现 病 史 |
5年前因外感导致面部抽搐、疼痛,夜晚加剧,无外伤史。眼部不自觉流泪。曾前往外院行针灸治疗,疗效欠佳。现症状持续,遂来我院就诊。 |
||||||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 右侧面部肌肉萎缩,鼓气正常,右眼裂稍变小,压痛点不明显。中医检查:舌淡暗边尖微红,苔白,脉细弱。 |
|||||||
辩证分析 缘于患者年老体虚,气虚则血运无力,导致瘀血内阻,阻滞经脉,从而发生此病。本病病位在面部,病性属本虚标实。辨证为气虚血瘀证。 病程日久,面部肌肉挛缩,眼裂稍变小。 |
|||||||
中医(壮医)诊断: 痹症 证型: 气虚血瘀 治法: 舒筋通络、散寒除湿 选方: 小针刀治疗 处方: 一诊:小针刀治疗1次 二诊:2023.10.30 小针刀治疗1次 |
|||||||
体会(不少于50字) 面神经损伤通过针刀治疗可行气通络,配合中药温经散寒通络止痛,可减少针刀治疗后遗疼痛,改善患者就医体验。《黄帝内经。痹论》“痹,.....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”,经针刀松解、中药治疗后风寒湿去除,疾病痊愈。 签名: 曾坚祥 2023 年 10 月 31 日 |
指导老师: 继承人: 跟师日期: 年 月 日
跟师医案记录
患者姓名 |
迟** |
性别 |
男 |
年龄 |
63 |
职业 |
离退休 |
发病节气 |
霜降 |
婚否 |
已 |
就诊日期 |
2023.11.06 |
||
主 诉 |
腰痛20余年 |
||||||
现 病 史 |
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腰部疼痛,2021.5.21在广西民族医院行腰过伸过屈位DR:L4椎体失稳。腰椎MRI平扫:L4/5、L5/S1椎间盘髓核突出。11.6复诊:腰痛有所缓解。左肩痛约有半年,曾在其他医院诊治,未见明显好转。 |
||||||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 腰棘旁压痛。中医检查:舌质暗,舌苔白,脉涩 |
|||||||
辩证分析 本病属于中医学"腰椎滑脱症"范畴,缘于劳累,筋脉痹阻,腰府失养。瘀血阻滞经脉,致气血运行不畅,经脉不通而致腰痛。病位在腰,病性属实。 |
|||||||
中医(壮医)诊断: 腰椎滑脱症 证型: 瘀血阻滞 治法: 活血祛瘀、舒筋通络 选方: 小针刀治疗+中药外洗 处方: 一诊:小针刀治疗1次 二诊:2023.11.13 |
|||||||
体会(不少于50字) 腰椎滑脱主要在于固定,并松解因为腰椎滑脱导致的周围肌肉、关节的位置不对称等导致的疼痛。予小针刀治疗、关节松动训练+关节错缝术通络止痛,,使疾病痊愈。 签名: 吴健 2023 年 11 月 15 日 |
指导老师: 继承人: 跟师日期: 年 月 日
跟师医案记录
患者姓名 |
冯** |
性别 |
女 |
年龄 |
27 |
职业 |
专业技人员 |
发病节气 |
小雪 |
婚否 |
未婚 |
就诊日期 |
2023.12.04 |
||
主 诉 |
左腕部肿物2年 |
||||||
现 病 史 |
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腕部无痛性肿物,花生米样大小,未引起重视。 |
||||||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 左腕关节背侧可及2×1cm椭圆型肿物,质软,边缘清楚光滑,活动一般。中医检查:舌质暗红,舌苔白,脉细 |
|||||||
辩证分析 患者感受风寒湿邪,邪留经络,经络闭阻,不通则痛。病程日久,关节挛缩,屈伸不利。 |
|||||||
中医(壮医)诊断: 筋骨病 证型: 气滞血瘀 治法: 行气导滞、活血祛瘀 选方: 小针刀治疗 处方: 小针刀治疗1次 |
|||||||
体会(不少于50字) 腱鞘囊肿治疗关键在于破坏囊肿的囊壁完整性,使囊肿内的积液被周围组织吸收,局部肿胀消退,使肌腱功能恢复。配合使用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,可减少针刀治疗后遗疼痛,改善患者就医体验。《黄帝内经。痹论》“病久入深,荣卫之行涩,经络时疏,故不通,皮肤不营,故为不仁。”,经针刀松解治疗后疾病痊愈。 签名: 曾坚祥 2023 年 12 月 05 日 |
指导老师: 继承人: 跟师日期: 年 月 日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