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科、骨伤科门诊

一:科室概况   

       骨伤科是医院的特色科室,科室由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亲传弟子、广西名中医、国家二级教授陈小刚领衔,针刀医学第二代弟子韦礼贵副主任医师,中医骨伤科吴健副主任医师等技术骨干,和一批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疗护理团队组成。科室依托CT、C臂机、多功能牵引设备、多功能监护仪、臭氧治疗仪、骨伤治疗仪、层流手术间等现代仪器设备,结合壮医民族医药特色,开展骨伤科、四肢、脊柱手术及软组织损伤等疾病的诊疗。骨伤科特色疗法:小针刀疗法、整脊疗法、中药湿敷疗法、烫熨疗法、壮医药罐疗法、针刺疗法、手术疗法。形成了以传统中壮医药、小针刀、整脊正骨手法为基础,结合现代医学手术治疗的方法,提供给患者最优的治疗方案。

骨伤科医护人员集体照

       科室依托CT、C臂机、多功能牵引设备、多功能监护仪、臭氧治疗仪、骨伤治疗仪、层流手术间等大型医疗仪器设备,结合壮医民族医药特色,开展腺体外科、肛肠、四肢、脊柱手术及软组织损伤等疾病的诊疗。科室技术团队对普外乳腺肿物、肛肠疾病,骨科颈椎病、腰椎间盘突出症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、痛风性关节炎等常见多发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,形成了以传统中壮医药、正骨推拿手法为基础,结合现代医学手术治疗的多层次诊疗手段,依据患者疾病不同阶段合理选择和优化治疗方案,提高治疗费效比,为患者节约治疗经费。

 

二:医疗项目

针刺疗法

壮医针刺疗法是以壮医理论为指导,运用针刺治疗伤科疼痛的一种传统疗法,原理是通过各种传统针具刺激人体阳性反应点,达到疏经通络、缓急止痛的功效。临床上,它常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疼痛。

 

 

 

针灸治疗

灸法治疗

艾灸有通经活终、行气活血、去湿邪、调节阴阳、回阳救逆、防病保健作用,对治疗风寒湿性颈肩腰腿疼痛有明显效果。壮医常用药物浸泡的药线、艾叶制成的艾绒进行灸疗,对带状疱疹、红眼病、皮肤瘙痒、手足麻木等多种临床疾病有良好的疗效。

中药湿敷治疗

外科采用红鱼眼、痛必应、鹰不扑、透骨消等传统壮药制成药熨包,治疗跌打损伤、风湿痹痛等常见临床病症,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、温经通络的效果,常用于临床各种痛症。

 烫熨疗法

烫熨疗法是传统民族医药特色温热疗法,我科采用陈小刚教授研制的中药药包,具有减轻疼痛和消除肿胀的效果。

方法是将药包加热后,然后在病人身上的特定部位来回移动或反复旋转按摩,达到温经通络、缓急止痛的作用。

 

 

壮医药熨治疗

小针刀疗法

采用小针刀疏通筋结,松解粘连,达到缓急止痛,恢复功能的作用,对颈椎病、腰椎间盘突出症、慢性腰肌劳损等慢性疼痛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。

 

 

小针刀治疗

手术疗法

骨伤科开展结肠癌根治术、甲状腺腺瘤切除术、乳腺肿瘤切除术、混合痔吻合器环形切除术等普外手术,以及髓核摘除术、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、四肢骨折内固定术等骨科手术,治疗外科、骨伤科常见多发病。

 

 

痔疮手术

壮医药罐疗法

壮医药罐疗法是用煮沸之壮药水加热特制的金竹罐,趁热吸拔于治疗部位。达到祛风除湿、活血舒筋、散寒止痛、拔毒消肿,通龙路火路的作用。

 

 

药物竹罐疗法

经筋推拿

壮医经筋疗法是在十二经筋理论指导下,结合壮族民间理筋术而总结出来的以“经筋摸结”诊病和“松筋解结” 治病的一种非药物疗法。该疗法依据“筋结致痛”致病机理,贯彻“以结为腧” 为取穴原则,运用手法“松筋解结”达到治疗目的。

 

 

壮医经筋推拿

 

 

壮医经筋推拿

三:特色疗法技术 

1、壮医针刺、服药治疗乳腺增生。

外科采用传统壮医针刺疗法,寻找前胸后背治疗点进行针刺散结治疗,配合疏肝理气、消肿散结中壮药内服,对早期乳房肿物消肿治疗积累了一定临床经验。对于难以用药物消除的患者采用手术切除肿物治疗,术后配合中壮药调理,对促进恢复,减少复发有良好的作用。

2、针挑、药浴治疗混合痔

外科采用传统壮医针刺、药物坐浴疗法。寻找腰骶部、肛门周围阳性反应点进行针挑治疗,传统清热解毒壮药坐浴,对外痔、内痔、混合痔具有较好临床效果,部分病人可获得较为持久疗效。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采用痔核吻合器环形切除、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治疗,术后采用壮医药药浴,可缩短病程,提高疗效。

 

 秉承大慈恻隐,皆如至亲的服务理念,推崇医养结合,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,外科全体同仁竭诚为患者服务。

联系电话:0771-3395547

 

微信服务号
微信服务号
科室导航 交通路线
网站纠错